社保这事儿真没那么玄乎,今天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说
最近刷手机总看见有人嚷嚷“社保是坑”“交了白交”,甚至说“现在没人交社保,领退休金的照样拿钱”。咱先别急着下结论,把话摊开了聊——国家设立社保这事儿,跟咱老百姓过日子存钱罐子有啥区别?你存钱是为老了有依靠,国家搞社保,不也是给咱大伙儿攒个底儿?
就说1995年那会儿,全国刚推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。我有个老邻居张叔,95年在纺织厂上班,每月工资不到300块,但厂里硬扣他80块交社保。当时他直嘟囔“年轻时候多干活多挣钱不好?偏要扣这个”。可到了2020年他退休,每月领2800块养老金——搁现在看不算多,但在当年够买三袋大米两桶油,日子过得稳稳当当。要是没这社保,他跟老伴儿就指着那点积蓄,看病吃药早得抠搜得厉害。
现在网上有人说“社保基金不够用”,这话我得掰扯掰扯。2024年人社部公布的数据,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超6万亿元,去年全年支出5万多亿,这还没算上财政补贴和投资收益。您说这钱够不够?再说了,社保不是“现收现付”的简单买卖,是国家统筹的长期规划。就像咱家里盖房子,现在垒墙砌砖,等娃长大结婚才能住上——现在年轻人交的钱,一部分给现在的退休人员“救急”,一部分存着给未来自己用,这是代际互助的道理。
还有那句“城乡有差别”,我得举个实在例子。我表舅在县城当工人,98年交社保到现在,每月领3200块;我堂姐在村里种果树,前两年村里推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,她每年交2000块,交满15年,现在每月领200多块。您看,差距是有,但差距在哪儿?一个是职工社保,一个是居民社保,缴费基数本来就不一样。再说国家现在正推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统筹”,去年我老家农村的基础养老金从每月120块涨到150块,隔壁村王奶奶跟我说“现在领的钱够买油盐酱醋,比以前强太多了”。
有人总说“强制社保不合理”,可您想过没有?要是不强制,有几个老板愿意主动给员工交社保?我表弟前两年在小公司上班,老板说“交社保扣你工资,不如直接发钱”,结果他干了三年没交,后来离职生病住院,花了两万多全得自己掏。这时候才明白,社保不是“交不交随你”,是国家给咱打工人的“保命符”。
再往远了说,现在二十来岁的年轻人,再过三十年退休,那时候社保制度会更完善。我听社保局的朋友说,现在好多地方已经在试点“个人养老金”和“商业养老保险”补充,以后养老钱来源更多样。您说,到时候城乡差别还能大到哪儿去?
社保这事儿,真不用急着下结论。它不是什么“完美制度”,但确实是咱普通人能抓住的最实在的养老保障。就像种地得浇水,养孩子得供学,养老也得提前攒劲儿——现在多交点,老了多领点,这买卖划算不?
老话说“吃不穷,穿不穷,算计不到一世穷”。社保这事儿,说白了就是国家帮咱“算计”老了的日子。您说,这算盘珠子拨得响不响?
(注:文中数据来源于人社部2024年《全国社会保险事业发展统计公报》、国家统计局2024年国民经济运行数据)举报/反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