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周一开盘仅剩9小时,证监会连发三条重磅信号,从IPO调控到长期资本布局,再到楼市松绑与杠杆资金博弈,市场仿佛听到历史齿轮转动的“咔嗒”声——这一幕是否与2015年杠杆牛拐点前的政策信号暗合?
事件详情回顾:四大推力与隐忧交织
1. 证监会定调IPO:扩容刹车还是换挡加速?
8月,证监会明确“严把上市入口关”政策基调,强调下半年IPO增量将向科创板倾斜,重点支持人工智能、商业航天等硬科技企业。数据显示,2025年前8个月新增IPO仅为62家,但6-7月辅导备案企业激增至112家,过会率却高达95.35%。某投行人士直言:“这是既要补短板,又要防泡沫的走钢丝策略。”市场分歧在于:科创板的虹吸效应会否分流主板资金?
2. 耐心资本入场:万亿保险资金成新变量
证监会提出“培育壮大长期资本”,2025年仅保险资金预计净流入A股就达1万亿,银行、高股息板块首当其冲受益。但历史经验显示,2015年险资举牌潮曾引发剧烈波动,眼下平安、招行等融资融券重仓股(余额均超60亿)或成多空博弈主战场。
3. 北京楼市松绑:五环外不限购的“多米诺效应”
新政允许符合条件家庭无限购五环外住房,北京本地房企股价应声异动。分析师指出,该政策释放两大信号:一是地产政策转向“因区施策”,二是为城市外围新区去库存开路。但需警惕2015年棚改货币化引发的板块短期冲高后阴跌风险。
4. 融资余额破2万亿:杠杆牛的轮回魔咒?
本周两融余额突破2万亿大关,中国平安(221.99亿)、茅台(169亿)等权重股成融资客主攻方向。但与2015年不同的是,当前融资利率更低、监管更严,且增量资金更多来自机构而非散户。某私募经理提醒:“杠杆率看似可控,但权重股筹码集中度已达临界点。”
看看网友怎么说
@老股民老李:
“当年两融破2万亿后发生了什么?现在证监会又提‘耐心资本’,我怎么嗅到熟悉的味道……”
@科创追风少年:
“科创板IPO加速?赶紧加仓半导体设备股!政策指哪打哪,这次绝不能错过!”
@五环外房东张姐:
“不限购有啥用?我家三套五环外房子挂半年没卖掉,股市涨了反而更没人看房!”
@杠杆战士小王:
“平安融资余额都200多亿了,大资金敢押注我就敢跟!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!”
小编有话说:历史的镜子与未来的赌局
当IPO调控遇上杠杆狂欢,当楼市松绑撞上险资冲锋,这场政策与资本的共舞,像极了2015年那个炽热的夏天。但历史从不会简单重复——当年的杠杆牛葬送于疯涨,如今的慢牛命题却需要“耐心资本”与“制度韧性”的双重支撑。作者声明:作品含AI生成内容举报/反馈